2013年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6-03-27 10:03 分类:历年真题

专业课一:行政管理学  

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2、绩效预算与绩效管理3、标杆管理和目标管理4、行政规制与行政许可5、跨域治理与多中心治理  

简答题(每题10分) 

1、人事行政中的功绩制原则

2、如何理解自由裁量权

3、ZF责任的理论基础

4、垃圾筒决策模式

5、公共危机的周期

6、古典行政学重视对行政管理原则的归纳。西蒙认为所谓行政管理原则不过是行政谚语(格言),你对此有何观点?为什么?  

论述题(每题20分): 

1、如何理解公共行政中的“公共”

2、大部制改革综述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外部效应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社会边际收益大于个人边际收益之和,社会均衡大于竞争均衡,表现为生产不足;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社会边际成本大于个人边际成本之和,社会均衡小于竞争均衡,表现为生产过度。 

2、绩效预算与绩效管理

绩效预算,就是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绩效预算的特点就是按计划决定预算,按预算计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然后根据效益来衡量其业绩。可见,绩效预算是一种是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确定支出标准的预算组织形式,它对于监督和控制预算支出、提高支出效益、防止浪费有积极作用。所渭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下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达成共识的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公司绩效水平。绩效管理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①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②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③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3、标杆管理和目标管理

所谓标杆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杆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就是通过目标的共同参与和制定,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目标管理可以视为较早期的绩效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将组织的职能细化为特定时期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以此为核心建立指标体系,借此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的方法。 

4、行政规制与行政许可

行政规制是国家以其行政权为规制运作基础,将权力机制移载入经济活动过程,规制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各种行为和措施。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和适用条件的角度来说,大体可以划分为五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5、跨域治理与多中心治理

跨域治理是我国一种超越分歧、跨越领域以协同互动的地方治理新模式。跨域治理的第一个模式是在地方政府、企业、社区以及非营利组织之间建立权力共享合作伙伴关系,以发挥各治理组织的资源优势,弥补其他组织的不足。多中心治理指一群相互依赖的个体有可能将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续的共同收益。其核心就是,在私有化和国有化两个极端之间,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治理方式,并且能有效率的运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人事行政中的功绩制原则

   人事行政中的功绩制原则是指通过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达到量才任职、优升劣汰的人事行政制度。主要内容是:国家行政机关以职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品德为标准,通过公开考试竞争,择优录用公务人员;以工作能力、特别是服务实绩为标准,通过考核给予公务人员以晋升、奖励和报酬。它是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功绩制原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工作实绩和贡献作为考核、评价公务员的标准,作为公务员,升降的重要依据;第二,以工作实绩和贡献的大小,作为公务员享受工资待遇的主要条件,对考核连续多年确定为优秀的公务员,可以提前晋升级别,越级晋升职务,而在年度考核中不称职的,不得晋升工资,而且还要降职。

   功绩制也受到一些批评,如批评实行功绩制时,对公务人员功绩的评价往往包含某种主观看法和偏见;实行功绩制,还面临着公务人员加薪和晋升的依据仍然取决于年资,而非个人功绩等问题。虽然如此,但实行功绩制仍有其优点,例如可避免恩赐制和政党分赃制的弊病,有利于国家行政机关吸收优秀人才,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稳定运转,因此,许多国家都仿效实行。

2、如何理解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是指税务机关或其他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事实要件确定的情况下,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力,其实质是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制度标准和价值取向进行行为选择的一个过程。

自由裁量权涵义的基本内核之一是:自由选择的权力。有位英国法官曾言:“什么是自由裁量决定?……至少,这个概念包括个人对结论作出选择时的广泛自由——在法庭上依据一般原则,考虑相关因素、不随个人观念而作出决定的权力。”以色列希伯莱大学法学院教授、最高法院法官A·巴拉克指出:“自由裁量权是在两个或更多的可选择项之间作出选择的权力,其中每一个可选择项皆是合法的。”《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司法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条件是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具有适用力的法律规定,法院可以根据其中任何一种规定行事”。中国学者在论及自由裁量权时,也突出了其中的基本内涵:选择。

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是为打造“阳光执法”,将“放在抽屉中”的自由裁量权,拿到桌面上来。裁量标准的细化,较好地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使行政相对人能够对号入座,自觉接受处罚,从根本上消除因条件模糊、人为因素,造成行政自由裁量的随意性和不公开、不公正性。

3、ZF责任的理论基础

     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政府需要对人民负责,存在五种理论依据,即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法治和宪政。其中,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探讨了政府产生的根源,从应然层面解释了责任政府的必要性。人民为了保障自身利益,达成契约,转让权利产生国家,国家的责任便是保护人民利益。如果政府没有尽到这一责任,其合法性随之丧失。三权分立主张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由不同机关来行使,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既防止行政专权,又保障其有足够权力履行责任;它将公共权力分别赋予政府的不同部门行使,从理论上解决了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限制问题,使得政府责任的履行有了监督的可能。法治理论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国家机关和政党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样,法律被视为人民公意的集合,从而使得人民有了手段和方法对公共权力行使者的责任履行进行监督,确保自己的利益不被损害。宪政理论认为,必须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实施有限政府,对宪法的维护就是对政府责任的履行。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为人民服务思想是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政府必须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扩大公民参与,接受人民监督。

    应该说,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政府为何以及如何对人民负责,但是它们对责任政府的具体实现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并未进行充分地阐释。比如,法治和宪政理论没有考虑法律之外其它规范性因素的影响,如习惯、约定俗成、价值观等在责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权分立不能解释实行三权分立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责任政府建设问题,即使是对美国等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其解释力也不够,因为它只涉及立法、行政、司法的相对分立和监督,而不涉及公民、媒体、其他社会团体、企业等对政府的监督,以及政府上下级、同级之间的监督。

4、垃圾筒决策模式

    该模型认为,企业员工面对一项决策时,会不断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实际上都被扔进了垃圾筒,只有极少数能够成为最终决策的组成部分。

    垃圾筒理论的基础是马奇教授对组织行为的观察,他发现,在企业中工作的人们容易对某些行为模式产生偏好。这些模式成为他们个人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宠爱有加的“宝贝儿”。作为结论,模型指出:不管问题发生在何时何地,人们都会以此为机会,来实施他们早已选定的解决方法。这会影响到决策的制定过程和最终结果。该模型的另一特色,是将企业看作由一系列竞争性对策构成的集合体,随时等待着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垃圾筒模型下,决策可视为问题、对策和决策者的选择三者的某一特定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最终决策只不过是发生在垃圾筒内的淘金过程的副产品而已。

该模式的特征是:1.目标模糊。就该项特征整个组织本身所要追求的目标并不具体清楚,对各种施政目标的优先级也不明确,此意味着组织对各种施政目标的优先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视必要情况随时加以调整的。2.手段或方法的不确定。这种组织的成员通常只知道与本身职责相关的业务,对整个组织的运作充其量只有一些很基本和粗浅的认识。成员需要去尝试错误,从经验中去学习,甚至要在面对危机时摸索和思考解决的办法。3.流动性参与。在政策形成的过程中,参与决策人员具有相当程度的的流动性,也就是说参与决策者可能前后完全不同,故同样的议题由于不同的人员出席讨论,结论也可能与原先规划完全不同。

垃圾筒模型认为,如具有上述三项特征的组织,其决策常常决定于四股力量:问题、解决方案、参与人员、和决策的机会。

 5、公共危机的周期   

公共危机形成机理。危机的形成具有周期性,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潜伏、爆发、发展、恢复等阶段的周期变化。

1.潜伏期:多数危机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潜伏期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各种诱因逐渐积累的过程。这时,危机并没有真正发生,但却表现出一些征兆,预示着危机即将来临。

2.爆发期:当危机诱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危机的爆发。此时,组织正常运转秩序受到破坏,组织形象受损,组织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组织的管理层将经受来自各方面公众的巨大压力。

3.持续期:在这一时期,组织着手对危机进行处理,包括开展危机调查、进行危机决策、控制危机危害程度与范围、实施危机沟通、开展各种恢复性工作等。

4.解决期:在解决期,危机事态已经得到控制,危机爆发后所引发的各种显性化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危机风暴已经过去,组织管理层所承受的压力减弱。

5.善后期:这段时期也称恢复期,是自我分析、自我检讨的疗伤止痛时期,聪明能干的决策者也睿智地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进一步的“危机处理计划”,分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并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

6、古典行政学重视对行政管理原则的归纳。西蒙认为所谓行政管理原则不过是行政谚语(格言),你对此有何观点?为什么?  

    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服务原则。政府是公民间契约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服务是政府的首要职能。二、依法管理原则。法治是一种特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法律高于任何权威,国家公共事务的治理必须依据法律的规范进行,任何公共权力都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个人、组织和集团。三、公开透明原则。基本要求和核心思想是政府掌握的个人与公共信息向社会公开。政府机关的所有活动,从立法、执法、提供资讯、社会服务,以及政府所掌握的个人信息,除了必须保密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外,都有义务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管理高效原则。一方面,公共行政管理要追求高效率。另一方面,公共行政管理还要追求高效能,效能是衡量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五、勇于负责原则。从事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为自身行为的后果承担起行政责任。

     西蒙猛烈抨击被正统行政学奉为经典的“行政原则”。西蒙认为,这些原则常常是“二律背反”的,几乎总以相互矛盾的对偶的方式出现,虽然两种原则自相矛盾,但我们却无法理论证明哪一条原则是正确的。如:三思而后行与犹豫不决则一事无成。西蒙认为其不具科学性,或只具很小部分科学性,将“行政原则”贬低为“行政谚语、行政格言”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公共行政中的“公共”?

      公共行政是现代政府出于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而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以有效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满足公共需求的制度化体系。从中可以看出,“公共”是公共行政的应有之义,也是政府合法性的依据。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公共”。

     第一个角度是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角度,公共性是指政府的公共所有的属性。按照人们对现代政府的理解,公共权力来源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凝聚和体现公共意志的力量,作为其载体的政府是为社会公众所有的,政府存在的目的与合法性就在于维护与保障人民的权利。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国家是‘公共权力’机关。它之所以具有公共性,是因为它肩负着为全体公民谋幸福这样一种使命”。因此,政府的权力运用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权利本位理念。由此也决定了,与以效率价值为导向的市场制度不同,政府终极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正义。政府不仅要为人们表达公平正义的渴望提供广阔的渠道,而且要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在公平正义理念指引下的公共性,就是要有效地增进和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正如罗尔斯所言,“在一个由公众承认的政治正义观念加以有效调节的秩序良好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接受相同的正义原则。”

      在公共行政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政府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理念的逻辑并非是一贯的。熟悉这一历史的人都知道,现代行政学的逻辑起点始于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理论,在此之后,马克斯·韦伯精心打造的官僚理论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了如何将威尔逊的思想付诸实施的难题,使公共行政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精致化的现代化道路,政府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但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表明,与此相随的是价值的弱化和意义的丧失,道德感的退却使行政迷失于效率至上的工具主义理性当中,诸如公民权利、人性尊严、社会公正、公共利益、社会责任等多元价值理性面临了被边缘化的危险。对此,许多公共管理理论对之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矫正,新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就是典型代表,它们都在价值层面上对公平正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强调。效率作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多收益的一种追求,是任何领域也不能忽视的,但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即使要讲求效率,也应该是公平之下的效率。

      第二个角度是针对政府的作用范围而言的。“公共”是指政府作用的领域和范围被界定在公共领域,它解决的是社会公共问题,满足的是社会公共需要。这里所谓的社会公共需要是指人类社会共同体解决所面临的社会公共问题的共同需要,即是指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是除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团体和市场不能满足、不能提供的需要,具有社会成员享用的互不排斥性和平等享用性。在政府作用领域之外,是只受市场规律支配和法律规范制约的私人领域,即市场领域和公民领域。凡是依靠市场、私人和社会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应该介入,更不应该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行破坏公平规则、与民争利之实。

      政府因社会公共需要而建立了自己的合法性基础,而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现代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政府有责任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政府的责任范围,也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这样,对政府的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应当如此理解才合乎逻辑:政府因承担责任而拥有权力,而不是因为有权力才负相应的责任。政府承担着各种职责,为保证这些职责的完成,才授予政府以相应的职权,并赋予其各种管理手段。离开了为满足社会共需要而形成的政府之责,政府的权力及其相应的管理手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2、大部制改革综述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关于大部制的许多热议和讨论。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观点,可以看出主要是在大部制内涵、大部制改革的评价和必要性、大部制改革要关注的若干问题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那么,如何看待大部制改革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历程和未来改革中的地位,如何评价此次大部制改革 学者们普遍认为,总体看,大部制改革,是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带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了五次较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82年,国务院多达100个的组成部门被撤并了39个,并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1988年,改革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1993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强调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行了改革;1998年,国务院40个组成部委,减少了11个,公务员3.4万人减了1.7万人;2003年,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很显然,每一次改革都是一个非重复过去的螺旋上升的改革链条。然而,行政体制改革很难,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国社会已从生存型社会开始进入发展型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对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汪玉凯明确指出,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此次改革的整体思路相对于过去五次改革有了较大的变化。第一,强调通过制定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来推进行政改革。这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是一个中长期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用12年时间建立其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框架,因而改革可以看做是一个过程,分阶段逐步推进。第二,提出“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实现建立一个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权力机构,是权力机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第三,要通过改革以后,真正出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理顺关系,实现“四个分开”。第四,提出一系列配套改革,包括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改革议事协调机构、解决中央垂直管理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等。第五,这次改革首次把行政体制改革大目标确定为建设服务型政府。

     大部制是实现总纲的一个具体举措。而这次改革的核心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一个以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府。从制度层面上来看,将转变政府职能概括为“四个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从功能性角度上,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同时规范了政府在监管、执法、市场准入方面的行为。

 

2013专业课二:政治学原理  

(名词解释增多,没有简答题,分数差异大,请大家注意时间安排)

名词解释(每题6分):

1、国家认同2、利益表达3、社会抗争

4、生态政治5、政治表达6、精英民主

7、合法性8、议会共和制9、官僚制10、自由主义  

论述题(每题30分): 

1、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

2、从公平角度如何看待社会差异 

3、政治参与理论分析群体性事件增多  

一、名词解释

1、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个政治概念。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只有得到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才能得以存在。因此国内外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也主要有两种范式:国际层面的国家认同和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学派是从国际层面对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变化进行分析的。他们认为国家认同是一种国际社会的政治构建,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合法性逐步得到认同的过程,即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力量对比此消彼涨的情况下确立适当的国家地位和自我身份,进而明确其利益,决定其对外政策和行为。

     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研究认为国家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多种因素复合的共同体,而这些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也影响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对于国内层面国家认同的研究,目前多见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大多以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为个案,从历史、文化、族群出发,在理论上或者实证角度研究影响国家认同形成与变迁的因素。

2、利益表达

     利益表达(诉求表达)是指公民向政治系统提出政治要求,是政治运作的开始。

      某些阶层、某个集团或某个人向政治体系提出政治要求的过程。它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结构,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它是人类历史活动中的产物。在一个非常简单的政治体系中,不存在专门的利益表达机构,如在一个部落中,部落居民是可以接近部落首领的。在分化程度略高一些的体系中,国王的臣民可以请求接见,提出请愿。在现代化的社会体系中,某些阶层、集团、个人可以不借助某种专业化机构表达其利益,但另外某些阶层、集团、个人却希望或组织起某些社团来表达其利益。事实证明它是成功的,于是为促进利益表达而组织起专业化的社团。当然,利益表达最后能否成功地将它转换为权威性政策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同时每个利益集团都面临着来自其他利益方面的竞争,包括新的或旧的,现在的或潜在的利益。一个利益集团的要求能否成功,取决于利益综合、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整个过程。利益表达只是这个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对体系、过程和政策的最终意义同样还取决于其他几个阶段。

3、社会抗争

     社会抗争是社会科学家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他们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政治学与社会学知识,尝试着把杂乱无章的集体行动普遍化与模式化。从中国的社会抗争发生现状看,中国的社会抗争具有偶发性、随机性;以个体抗争、利益抗争为多,其和经典意义的社会运动尚有一定的差距。抗争互动本身是动态的,具有不确定性,如何在这种动态的不确定性中发现具有确定性的稳定模式。应对这个挑战的策略不仅在于合理的研究设计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可能更为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抗争理论的本土化。

4、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学以社会生态的政治问题及其影响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生态系统与社会政治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的学科。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一种理论和方法。一般生态学以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探求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和规律。生态政治学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从政治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研究政治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生态政治学的观点,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的模式及其政治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选择,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生态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政治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但哪些因素构成政治的生态环境,学者的意见不尽一致。一般认为,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的发生、存在、发展具有影响的自然地理条件、物质生产方式与水平、社会传统、文化习俗等,都是政治的生态环境因素。政治不能脱离这些环境独立存在并发挥作用,同时,政治的存在和运行也影响着这些环境。

5、政治表达

     政治表达指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过程。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援、政治言论等制度性表达和非制度性表达。政治表达主要是通过汇集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种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来影响政府过程。它指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过程。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援、政治言论等制度性表达和非制度性表达。政治表达主要是通过汇集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种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来影响政府过程。与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监督等政治参与方式相比,政治表达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最直接、最广泛的方式。

6、精英民主

     精英民主理论是一种实证的民主理论,是对当代西方民主国家权力的运行机制的经验描述,主要代表人物有帕累托、莫斯卡、米歇尔斯、韦伯和熊彼特等著名政治思想家。精英民主理论认为一切社会都存在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属于统治者的永远是少数人,他们行使各种政治职能,垄断国家权力。在现代大型社会中,由于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分工、巨型组织和官僚制,任何时候重要决策权都掌握在训练有素的少数人手中。米歇尔斯认为,现代人虽然建立了民族国家、工会、政党或教会等组织机构,但是不得不将有效的权力转交给那些处于这些机构顶端的少数人。   

7、合法性

    合法性一词在政治学中通常用来指政府与法律的权威为民众所认可的程度。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一个制度的合法性取决于它是否获得被统治者们的普遍认同。合法性被认为是政府行政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一个政府缺乏必要程度的合法性,它将很快地崩溃瓦解。马克思·韦伯认为,若要维持统治的持久存在,必须唤起合法性的信仰。在当代国家中,合法性更加依赖于政治权力的有效性,这也是近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包括了政府能否有效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经济能有持续发展。这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政策能力。

8、议会制共和制

     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称为议会共和制。议会共和制是这样一种政治制度,议会居于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并由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一种政体形式。在这种制度下,内阁的权力减弱,其权力不仅受到宪法的限制,而且受议会制定的法律以及议会的限制。特点是政府的产生和存废以议会为基础。

9、官僚制

     官僚制(bureaucracy)是权力依职能和职位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亦称科层制,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合理性的高度体现,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是一个实施组织管理的严密的职能系统,它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架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使一切社会行动都建立在功能效率关系上,以保障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现代社会中,组织管理的官僚制已经透到每一个社会生活领域中,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理性化。韦伯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命运”。一方面它使人们的行动逐渐淡化对价值理想和意识形态的追求,专注功能效率;另一方面无情地剥削了人的个性自由,使现代社会深深地卷入了以手段支配目的和取代目的的过程。

10、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即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为追求发展、相信人类善良本性、以及拥护个人自治权,此外亦主张放宽及免除专制政权对个人的控制。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参与政治。

 

三、论述题

1、论法治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

 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是标志着人与外界事物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外界事物的客观属性对人所发生的效应和作用以及人对之的评价。促进和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是它的量。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谐价值观,用它来权衡利弊,就会驾驭社会的变革,朝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法的价值是法律在发挥其社会作用的过程中能保护和助长哪些值得期冀、希求的或美好的东西。法的价值也是法律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值得追求的品质和属性,以及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法治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维护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公正的前提是确保司法公正,注重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和重要性,强化程序正当性和裁判结果正当性关系,强调对程序正义的维护和实现,体现和谐主义诉讼理念,做出正确公正的裁判,最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正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价值体系,是社会和谐的灵魂和纽带。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守护神,只有司法公正才能确保社会公正。

第二,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兹以民商法律为例说明之。民法的固有品性在于保障人权、维护人性,推动人的成长和发展。民法的社会品性在于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它在推动民主法治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我国的《合同法》体现的是合同正义,即合同法应当保障合同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缔约和履约,并保证合同内容符合公平、诚实信用的要求。政治哲学家们指出,自愿与合意才是政治权威的合法基础。合同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合意或协议。我国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