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2002年

发布时间:2016-04-01 11:04 分类:历年真题

一, 名词解释 
1, 文化整合: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它们各又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
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2,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
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3,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
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人们的直接活动空间包括在居住区内或附近的移动,活动地点间的规则的往复移动以及向这些地点的周围移动。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4, 城市经济区:是在一定城市空间范围内,有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织而形成的经济
地狱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5, 柯思的多极世界模型:柯思是美国地理学家。他在其1973年出版的《分裂世界中的地
理与政治》一书中提出他的“多级世界”模型,反映了世界的地缘政治形势。他首先认为世界并不像陆心与防线理论那样存在战略空间的统一性,而实际存在的却是分裂的世界。他把世界分成多个等级的类型区。 
6, 土地适宜性:是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的差别
取决于利用该地段所得效益与所需投资之间实际的或预测的相互作用,可以采用投入-产出的数量分析方法来估算。有的用途不限于生产方面,例如旅游,自然保护等,除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 简答题 
1, 人文地理的社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与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积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人口的分布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 比较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之间的差异 
 (一)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越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由于扩展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可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1)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2)等级扩散。它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3)刺激扩散。刺激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二)迁移扩散。这种类型的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正是这种原因,随着世界人口的迁移运动而把很多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 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主要动机 
(1)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由于男女性别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使其旅游动机的产生和发展也有较大区别和发展。加男子的主动性,冒险性,猎奇心理等,使之容易萌发外出旅游的愿望,并容易把其动机付诸实施;女性处于被动性,求实性等心理,使其旅游动机的产生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把旅游动机向旅游行为转化方面,也显得犹豫、迟滞和稳重。另外,在选择旅游地、旅游工具、旅游价钱方面,也有较大的心理差异。 
从年龄来看,年轻人活泼好动,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要求较强,好奇心和好胜心较重,他们一般不受社会环境约束,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旅游动机产生较易、实施也快。中年人在工作和事业上有一定基础。有较多的生活经验,使其旅游动机倾向于求实、求稳、求名或出自专业爱好及享受方面。人到暮年,由于健康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大多喜爱清净面交通方面的旅游区;然能够满足其怀古、访友需求的旅游点,也能引起他们的旅游兴趣。 身体状况是影响旅游心里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体好坏程度不仅对旅游动机的产生及强度影响极大,而且对旅游地、旅游资源的性质及旅游环境有较多要求,使旅游行为的实现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旅游活动是一种较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它也是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的活动,那么个人的经济能力就成为他选择生活方式的依据和基础。因此,旅游动机的产生和发展受其经济能力的制约。如果旅游价格高,则旅游活动这种生活方式所需费用就大,必然会影响其旅游动机的产生及向旅游行为的转化。
余暇时间也是个人选择旅游这种生活方式时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旅游活动的业余性,使人们无论在其他什么条件下产生旅游动机时必须考虑余暇时间。没有一定的业余时间保证,旅游动机不会产生,旅游行为不能实现。 
(3)心理因素。旅游动机是个人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必然受到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归根结底是体现个人的人格特征。所谓人格是指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较稳重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对于某个人而言,其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余暇时间等均屑一种外在的客观条件,而其人格特征是决定其行为动机产生的内在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说旅游动机的产生和发展最终是一个人人格特征的体现。 
4,对人口转变模式做一个评价 
(一)  机遇。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少年儿童占人口
比例从36.3%降低到22.9%,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从59.3%提高到70.2%,而老年人口比重从从4.4%上升到7.0%。在社会抚养少儿人口和老年人负担较轻的条件下,产生了两个潜在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一是在具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这一潜在人口优势的条件下,劳动的参与率和就业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二是经济活动人口比例高且就业率较高,使得社会储蓄总量大。用每年固定资产形成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在整个改革期间储蓄率始终在30%以上,1993年最高时达到44%。利用改革以来的分省人口结构变动资料分析表明,总抚养比的边际效应为—0.115%。1982~2000年中国总抚养比下降了8.6%左右,相当于人口转变对人均GDP增长贡献为26.8%,即四分之一强。 
  可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达到的高速增长,得到了有利的人口结构的保障。同时,解释了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中心或“世界工厂”,会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二) 挑战。 
(1) 国未富民先老。我国的人口转变人口红利时间短,老龄化速度快。1965~2015年这五十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由于体制原因并没有利用人口红利,从1978~2015年将近40的时间中,出去短缺经济时期的增长,能够真正利用人口红利的时间还不到20年。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适应。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性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却不到1000美元。加之老龄化地区差异大,老人数量多,增长速度快,属于“未富先老”国家。 
(2) 劳动力积压又缺乏。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大量积压,产生一种不利于获
取人口红利的倾向:第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镇下岗和失业现象日趋严重;第二,仍然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向非农产业转移;第三,每年有数百万到上千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在就业机会不充足的条件下,这种就业压力便转化为失业率的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力短缺已经初现端倪。从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而发展到劳动力流出地区的“民工荒”。“技工荒”,是劳动力出现短缺的一个最初信号。据专家对非农产业劳动力供求预测,从2004年开始,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将持续低于劳动力需求量,而且两者差距越来越大。 
(3) 地区、城乡之间人口发展不平衡。我国人口转变在地区和城乡之间不平衡性特点,
就会出现城乡和地区之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2006年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6:1,消费水平差距6:1,地区差异方面,东中部人均GDP比是2.2:1,东西部人均GDP比是2.6:1,。这种状况使得经济增长不协调、不均衡。 
(4) 储蓄、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获取人口红利。中国储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特别是家庭储蓄至少是其他国家的2倍,但是家庭投资率和消费率却是最低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以及教育、医疗的产业化落后导致人们不敢消费、不敢投资。贫富差距太大导致有消费能力的没有消费意愿和投资意愿,有消费意愿的没有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 
5增长极模式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而且,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的,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1) 支配效应  增长效应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
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换句话说,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是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2) 乘数效应  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
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3) 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
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 
从增长极的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增长极的形成,必然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使区域空间出现不平衡状态。增长极的成长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导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异。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则会改变区域原来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之更为复杂。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不难看出,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极产生重大影响。

三, 论述题 
1、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多涉及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领域,突出的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在人本主义地理学者看来,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实证主义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历史结论已存在,无需再通过分析归纳得出,故在这个领域只能依靠唯心主义方法,为了理解一个历史上特殊区域背景下的人文景观或事件,主要依据自身或他人感应的环境来推知历史上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机制。 
    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人本主义地理学看来,人与其生活和经历的地点之间可以建立心理和情感的联系,即人对地方的看法,如归属感,地方赋予人的安全感 地位等.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地方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居住区研究等工作中有重大意义. 
     人本主义地理学还研究人们的人日常生活世界,即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主体的感知环境,而不是客观环境,为了解释人的行为,就要研究环境对于行为者的主观意义.只有从个人所形成的环境感应以及由这种感应产生的映像和意境地图出发,人们才能做出在空间中进行活动的选择。 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他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够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2、 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 
城市地域结构是由集聚力、离散力和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有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数显式交通方便。城市的中心距离城市的各个方向来说是较近的,在交通上也是方便的、便宜的,因此,城市中心容易吸引城市内各个方向的顾客。其次,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市中心上也比较发达,供应各式各样的商品,对顾客的吸引力也大,顾客多了,也会把别的服务部门,如饮食、交通、旅行社、宾馆 娱乐场 邮电 通讯 银行等吸收过来,多而方便的设施,反过来会吸引更多的人,从而招致更多的服务。这些就是市中心区位产生的集聚力,推动人 物 服务向中心集聚。 
第二,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的心理的引导作用。例如在旧金山,原来的金融业犹豫就近钢口而发展起来,现在因填海,港口一向前延伸,可是原来的金融业却以形成自己的知名度,继续留在原地,还吸引新的金融单位向这里集中。我国上海外滩的金融业,也是因码头而兴起,后来码头往下游转移,可谓谈的金融业,也是因码头而兴起,后来码头往下游转移,可外滩的金融业却以集中而著名,它使得凡是位于该地的金融业得以身份提高,顺利地开展业务。 城市的集聚力也不是无限的,当其作用发挥到一定程度时,也会走到反面。由于集聚力吸引大量的人,大量的车流,结果造成人口过多、交通阻塞,便利的条件转向不便利,舒适的环境由于车辆造成的空气污染而恶化。这种变化也就迫使人离开中心地区向郊区转移。小汽车的普及为富有阶级离开中心,居住郊区提供了方便。这时城市就出现了与集聚力相反的力,即离散力。

(2),离散力。离散力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是经济条件方面,原来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出于商业区周围原高级住宅区的富有阶段转向郊区后,营业额下降,其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原来聚集力形成繁荣的中心带来该地区的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给中心地区造成高的成本与负担。这两方面的问题使得有些企业无法继续,不得不选择搬迁这一措施。所以,一些在中心地区的服务业就随着富有阶段也转向郊区,这就是所说的城市分散化过程(或郊区化过程)。 
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由于分散化过程,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市中心开始衰落,原来空出来的富有阶级居住区被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因此,城市中心的声望开始下降,相反,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就加速了城市的分散化过程。

(3),摩擦力。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城市发展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门槛,如自然地理条件、技术设施条件、城市结构和生态环境等。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相对于一定的开发区域而言。摩擦力的方向显然是阻止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演化与技术的创新、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城市增长的集聚力、离散力与摩擦力三者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时期城市的地域结构。
4, 以一个市或县为例,阐述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研究意义 
区域规划是描绘区域发展的远景蓝图,是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涉及面十分广泛,内容庞杂,但规划工作不可能将有关区域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问题全部包揽起来,事无巨细,无一遗漏。包揽一切的做法是不实现的,也难于做到。区域规划的内容归纳起来,可概括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 
   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一、二、三产业大体的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措施或对策作为研究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域适宜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着重研究区域开发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总体蓝图。 (二) 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 
   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规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对新开发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的生产项目,特别是企业集团、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并安排好生产的地域组合。有时对原有生产基地的调整、对原有企业的迁移要做出调整和迁移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中往往需要对工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处理好城乡用地关系,搞好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

(二)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中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区域化的城镇道路是编制城镇化体系的基础。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

1、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

2、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布局;

3、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

4、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5、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

6、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

(三)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是人民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正常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气、供电、供热、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又称为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贸易、旅游、园林、绿化等设施。 

(四)土地利用规划

 准确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土地利用规划可突出三种要素:枢纽、联线和片区。枢纽起定位作用;联线既是联结(如枢纽之点的联结),又是地域划分(如片区的划分)的构成要素; 
片区则是各类型功能区的用地规划(如经济开发区,城镇密集区,生态敏感区,开尚区,环境保护区等)。 
(五)、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狭义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而言。过去的区域规划着重于狭义的环境保护治理和保护,但近50年来,对环境已多作广义的理解。 
     生产过程是人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排泄物返回自然界。如果在索取资源过程中措施不当,过分追求,违背了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或者对生产过程中排泄物,如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没有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或处理不当,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自然生态,影响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各地区应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谋求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使自然、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六)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可以看做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围观政策范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投资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它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关税、汇率等。       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侧重于围观政策研究,并且要注意区域政策与国家其他政策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4、评价政策因素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产业政策、组织政策、调控政策、区域发展重点以我国大区域差异为主)     区域战略与区域政策因素。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区域战略与区域政策历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的战略安排和政策支持可以改变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路径。改革开发前,主要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国家投资重点指向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又对区域战略相继进行了调整,先后提出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工业基地战略。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已经确定,区域战略已经非常明确,关键是具体区域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目前除东部地区已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外,其他地区发展能力弱,或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支持的重点主要是加强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区域自身的发展能力。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