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2001年

发布时间:2016-04-01 11:04 分类:历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资源管理 
一般是指人类采取综合措施对某一空间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全面活动和过程,以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目的。

2、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各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3、 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一个学区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4、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事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较关系。在人口系统中,各种人口构成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按照特定目标有秩序、有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相对分割的有机整体。
5、 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现实。它的基本原理是,对于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是,才是有意义的。所以,解释不可能单凭对现象的经验主义研究就能完成。同时,在结构主义的模式和方法论中,人只是复杂的关系网络中的一个元素,它本身没有独特性,只是由结构决定的,因而是被动的,这与唯主体性出发的人本主义有着原则上的分歧。

6、 或然论 
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这种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P.维达尔.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老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局地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7、 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 
是指影响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条件,包括旅游主观需要和旅游客观条件。其中旅游主观需要有生活地与旅游地的地理差异和旅游者的社会生活方式;旅游客观条件有旅游者经济能力、旅游者余暇时间、旅游社会环境以及其他条件。

8、 库茨涅茨定理 
库茨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新的认识,因而被后人称之为库兹涅茨法则。他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
二、简述题 
1、论技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队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该百年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它们在多数发达国家以及部分产业部门中的作用,其至大于资本与劳动。  通过技术交流等知识共享方式、可以使相关企业从新信息的生产价值中获得相当的利益,这可以理解为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公共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正向的关系,私人净投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私有资本的增加,间接原因是生产活动的学习效应,而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憨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识传播的特殊途径促使企业在区位选择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区,例如美国密歇根作为美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是美国先进制造业和汽车研发的领头羊,大量的汽车企业在汽车城底特律附近集聚。由于知识创新的溢出效应,密歇根州汇聚了众多的汽车研发机构。目前,汽车研发业已经成为密歇根州的主要产业。 
 高新技术园区即是伴随这种产业集聚产生的——一种新的空间组织形态。区域专业化有助于新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但是多样性同样甚至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因此,专业化的高新技术园区会逐渐向多样化发展,如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关科技园区,依靠信息产业起家且以此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是电子一条街的专业化典型,但近年来已经逐渐开始向电子、医药、食品和建材的科技领域进军。
2、城市化过程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紧密联系。根据全球化历史进程和发展特征,可将城市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1、城心市区的城市化 
城心指城市中商业服务区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向心型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使城心地区地价飞涨 ,土地利用因此而十分经济节约。拥挤的街区内部高层建筑迭起,而且向地下开拓空间,形成城市和一个高密度、高能量、高效益的极核,改变了传统的城市景观,表现了城市向立体发展的趋势。 
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这一区域在城市化过程中极为稳定,地域变动幅度较小,速度和缓,是传递城市各种“流”的过渡地带。中间市区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动态性特点,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的变动使中间地带有可能成为城市中心。城市化在这个地区的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和初步改造,即见缝插针地建起住宅、小型工厂和小面积的改造等。 
(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在 这一区域,显见的事城市在不断前进。乡村在不断后退,城市发生着平面上的扩张。 
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 对外交通设施就是城市的“触角”,城市要与外部通畅地联系,就必须借助于发达的交通。因此,处于交通线附近对外联系便利的地区往往会成为城市的增长点。交通线的建设一方面给当地带来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转变的机会,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也使当代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线的建设与完善给城市的外围扩展提供了动力。 
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以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部分工业项目必须向城市外围转移,一些新建的项目也必须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市区。工业的布局相应地要求工人住宅的建设,同时还要求医院、学校以及商业服务设施的建设,这样原本的人口相对稀疏区就变为了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域,城市的规模得以扩大。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居住是城市的主要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导致城市住宅大量的、经久不断的兴建,这是住宅不断向外围扩展的原因所在。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较高,人民追求带庭院的独户住宅,使住宅在外围市区的扩展较为稀疏。在我国,城市用地较为紧张,新建住宅一般采取居住区集中布局的方式,使住宅向外扩散的距离比较有限。但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高级化倾向,我国城市住宅向外围的扩散也出现了发达国家的某种特征,即分散庭院布局。 
住宅扩散还会带动城市其他职能部门的转移,如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体育设施等,在它们的参与下,街区慢慢繁荣起来,城市的气氛越来越浓。20世纪50年代以来,住宅向外扩散过程过程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城市边缘地带出现了规模巨大的购物中心、汽车商场等。所有这些设施基本上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问题,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郊区的城市化 
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和交通方式的变革,城市迅速向四周扩展,城市与郊区的联系日益密切,郊区成为广大农村中受城市影响最为密切的地域,郊区城市化开始显现,当前,郊区城市化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土地利用集约化 
郊区是城市外围之外的环状空间,其与城市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郊区提供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粮食、蔬菜、花卉、木料等。城市对生产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促使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当代郊区土地利用集约化、多样化的特点更加明显。日本城市地理学家U鹿诚次研究了这一过程,将郊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分为三个阶段:1)作物的商品化。普通农业向近郊农业方向过渡,经营大田作物改为经营蔬菜、瓜果、花卉、庭院林木等农副产品。2)劳动的商品化。务农家庭的职业构成发生了变化,家中的青年渐渐城市求职,务农家庭变成兼业家庭。3)土地的商品化。农业土地改为城市性土地利用,兼业家庭不再从事农业。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城市经济的节约性、创新性以及高度竞争性要求部分落后产业向外围扩散。郊区是受城市影响最深的地域,城市经济的转换盒向外扩散无疑最先影响到郊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首先是工业,然后是商业服务业向郊区转移,郊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定向高级化。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城市经济的向外转移,在大城市周围的农村兴起了各种类型的乡镇企业,也开始了农村经济结构后和就业结构的转换过程。不少大城市郊区的经济已转向以工业为主,劳动力结构以转向以农生产活动为主。 
3、城市网络化 
城市工业、第三产业和住宅不断向郊区扩展,各种交通、通信设施不断向外围延伸,不仅导致土地利用集约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而且重新塑造地区城市网络结构,使之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所谓城市网络化,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体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四)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此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显然,最初这批劳动人口全部是由农业部门提供的。第二、第三产业为农业提供了新工具、新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 又可以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农业只提供粮食,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业部门就不能兴起;非农业部门本能形成,城市也就不能产生。随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3、分析政治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政治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世界政治景象的区域分布、联系和差异形成规律,以及政治地区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必须结合国际国内实际政治问题进行地理的(区域的)分别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我们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地理学的任务也不尽相同。 
一、研究我国政治地理学的任务 
研究我国政治地理学的任务首先就在于运用政治地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实际解决我国四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急需解决的政治地理学课程,最主要的有:政治地理战略的研究;行政区域的研究;为国家政治决策提供依据;边疆政治地理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地理学。 
二、研究世界政治地理学的任务 
借鉴有益的理论各研究方法;揭露西方政治地理学研究的阶级实质;研究“政治热点”;研究国别政治地理学4、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什么?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拟定其发展战略。 
    影响西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硬环境制约因素,比如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这类因素的影响反握广、时间长,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刚性的制约作用;另一类是软环境制约因素,比如体质、政策、法律法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等制约因素,这类因素的影响主要从企业运作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体验等方面表现出来。在软环境制约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再一类是经济本身形成的制约因素。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