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

发布时间:2016-06-01 16:06 分类:历年真题

南京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卓越考研特整理南京大学考研真题,为广大考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南京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

古代汉语部分

一、填空题(10题,每题1分)

1.“为”的繁体字是        

 2.《楚辭•九章•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中"墳"的意思是_____

3.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中“食”、“见”的词类活用是            。

4.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        部。

5.“亦”是六书中的        类

6.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中“共”的意思是    

7.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中“及”的意思是           

8.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中“之”的词性是     

9.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中,“不谷”作“为”的         。

10.清代阮元的       是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亦声字

2.一字豆

3.异体字

4.集解

 

三、问答题

1.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乃”、“即”、“维”、“惟”、“非”是不是判断

词,为什么?(10分)

2.古代有几种主要的纪年法?(10分)

 

语言学概论部分

1.什么是语言的线条性?(10分)

2.怎样认识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语法手段和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10分)

 

现代汉语部分

1.“平、上、去、入”四个字分属于古代四个调类,为什么到了普通话,只能读出两个调值,即“平”读阳平,“上去入”读去声?(7分)

2.什么是词类和词性?(7分)

3.“谆谆、偏偏、看看”等重叠形式有没有不同?为什么?(6分)

4.普通话中zhi、zi、ji三个音节的韵母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上述三个韵母用国际音标怎么标写?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一个字母i代表上述三个不同的元音?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以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请举例说明。(10分)

 

论文写作(50分,2选1)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学史知识,写篇论文谈谈你对“性灵说”的看法。

袁枚《序小修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袁枚《随园诗话》:"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

袁枚《随园尺牍•答何水部》:"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

袁枚《随园诗话》:"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袁枚《续诗品》:"惟我诗人,众妙扶智,但见性情,不着文字"

 

2.《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对于这句话,有以下几种看法,结合下面的材料,写篇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①马融:“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②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息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四书集注》)

③施教不分对象(《辞源》)

④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等级、地域等等区别(杨伯峻《论语译注》)

⑤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中国成语大辞典》)

⑥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种人都进行教育(《汉语成语大词典》)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部分

一、填空题(10题,每题1分)

1.“为”的繁体字是為       

 2.《楚辭•九章•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中"墳"的意思是_堤岸____

3.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中“食”、“见”的词类活用是    使动        。

4.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  30      部。

5.“亦”是六书中的 指事       类

6.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中“共”的意思是  供给 

7.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中“及”的意思是  赶上        

8.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中“之”的词性是代词    

9.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中,“不谷”作“为”的   前置宾语     。

10.清代阮元的  《经籍籑诂》    是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亦声字:指的是汉字构造中某个偏旁即具有表意功能又具有表音功能的合体字,《说文》中提出的一种特殊的说解体例,如《说文》诏,从言从召,召亦声,召既表读音,又表意义。

2.一字豆:词当中特有的用在句首起领起作用的单字,叫做“一字豆”,又作“一字逗”。一字豆在语气上有短暂停顿,通常是动词或虚词,大多是去声字,不出现在一首词首句和末句。常见于《沁园春》、《望海潮》、《六州歌头》、《扬州慢》、《寿楼春》、《忆旧游》等双调词中。

3.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和“覩”。

4. 集解:注释的一种类型,分两类:

①兼解经传。如西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

②汇集旧注,下以己意。如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三、问答题

1.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乃”、“即”、“维”、“惟”、“非”是不是判断词,为什么?

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乃”、“即”、“维”、“惟”、“非”都不是判断词。因为它们都不具备判断词的性质。“乃”、“即”是副词,在判断句中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等,所以当汉语中出现判断 词“是”以后,它们还可以用在“是”前,构成“乃是”、“即是”等,可理解 为“就是”、“便是”。“维”也可写作“惟”,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 作用,不仅可以用于判断句中,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句子中。如《尚书•吕刑 》:“蚩尤惟始作乱。”“惟始作乱”即开始作乱,不能理解为“是开始作乱” ,故“维”不是判断词。“非”也经常用于判断句的谓语前,它是否定副词,不是判断词。

 

2.古代有几种主要的纪年法?

古代有岁星纪年、太岁纪年、甲子纪年等三种主要的纪年法。最早采用的是岁星纪年法。岁星即木星,约十二年一周天。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由西向东分为十二个星次,以此纪年。由于岁星纪年法在实际运用中的不便,古人又假设一个岁星,叫做“太岁”,使其运行方向与真岁星相反,而把黄道附近由东向西分为十二等分,以太岁的运行纪年。这就是太岁纪年法。甲子纪年始于东汉。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以此纪年。

 

语言学概论部分

1.什么是语言的线条性?

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就是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语言符号的形式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一个一个的声音,这一连串的声音,是一个挨一个顺次发出来的,我们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来,宛如一条联绵不断的线条,这就是语言的线条性。我们说话时,是将词语按一定的语法规则串好发出来的,词语是通过语法串在一起形成我们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句子的。

语言的线条性说明,语言中的各个单位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单位都要受前后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哪个单位先出现,哪个单位后出现,哪些位置哪些单位不能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改变了它们的顺序,表达的意思不但变了,而且还可能说出有语病的句子来。

因此,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与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的,符号的线条性使符号能够一个挨着一个进行组合,构成不同的结构。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义的结合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证和解释的。正因为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才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

 

2.怎样认识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语法手段和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是词进入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意义。

2) 语法形式: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例如汉语“同志们”中的“们”和英语“comrades”中的s,语法意义是复数,它们就是复数这一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

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的进一步概括归类,它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比如英语动词“seeing(看)”附加上词尾ing,表示进行体,英语名词“vases(花瓶)”附加上词尾s,表示复数,这两种语法形式不同,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同,但它们语法形式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所以可以把这两种具有相同性质的语法形式概括为同一个语法手段,即词形变化,也即形态变化。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现代汉语部分

1.“平、上、去、入”四个字分属于古代四个调类,为什么到了普通话,只能读出两个调值,即“平”读阳平,“上去入”读去声?

这是古四声分化演变所致,古上声的演变规律是“全浊上声变去声”。 所以古上声调的“上”字,今读为去声, 因为它是全浊声母上声字,古去声不变,古入声消失分化,其中有一条规律是“次浊入声归去声”、“入”字为古次浊声母入声字。所以按规律今读为去声因此“平上去入”四个在古代属不同调类之字,在普通话只能读出两种调值。

 

2.什么是词类和词性?

词类着眼于总体,讲的是词性相同的一类词;词性着眼于个体,讲属于某个词类的一个一个的词。

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是根据词的语法特征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性是词的语法特性,或者说,是词的语法类别的特性,比如要求说明“壮丽”这个词的词性时,应说它是形容词。

 

3.“谆谆、偏偏、看看”等重叠形式有没有不同?为什么?

“谆谆”是叠音单纯词,拆开后不能单用,如“谆谆”不能说成“谆”。“偏偏”是重叠式合成词,拆开后能单用,如“偏偏”可说成“扁”。“看看”是语法上的构形重叠重叠后产生附加的语法意义“一下”的意思。

 

4.普通话中zhi、zi、ji三个音节的韵母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上述三个韵母用国际音标怎么标写?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一个字母i代表上述三个不同的元音?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以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1)zhi中的-i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zi 中的-i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ji 中的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2)-i只出现在z c s后面,-i只出现在zh ch sh r后面,它们跟i出现的条件不同。I绝不出现在z c s和zh ch sh r后面,因此《汉语拼音方案》用i同时表示-i、–i、和i也不至于发生混淆。

举例:zhi中的-i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zi 中的-i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ji 中的i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论文写作(50分,2选1)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学史知识,写篇论文谈谈你对“性灵说”的看法。

袁枚《序小修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袁枚《随园诗话》:"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

袁枚《随园尺牍•答何水部》:"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

袁枚《随园诗话》:"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袁枚《续诗品》:"惟我诗人,众妙扶智,但见性情,不着文字"

 

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袁宏道曾说好诗应当"情真而语直"(《陶孝若枕中呓引》)。袁枚所说的"性灵",在绝大多数地方,乃是"性情"的同义语。他说:"诗者,人之性情也。"。他认为诗是由情所生的,性情的真实自然表露才是"诗之本旨"。

性灵说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但是作为明清时期广泛流行的一种诗歌主张,它主要是当时具体的社会政治条件和文艺思想斗争的产物。因此它和历史上这些有关论述,又有很大不同。明清时期诗歌理论批评中的性灵说的主要特点如下:

性灵说是在李贽童心说的直接启发下产生的,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封建专制制度走向崩溃,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学术思想界展开了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和斗争。李贽在著名的《童心说》一文中指出,儒家理学的最大特点是"假",而他提倡的是"真",以真人真言真事真文反对假人假言假事假文,他主张文学要写"童心",即"真心",是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认为凡天下之至文,莫不是"童心"的体现。文学要写"童心",实质就是要表现"真情",反对描写受儒家礼义束缚的"伪情"。这就为性灵说的提出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作为李贽弟子的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所提倡的性灵说正是由此而来的。袁枚强调性灵,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前人的反理学传统,他在《答沈大宗伯论诗书》中,反对以温柔敦厚论诗,认为"温柔敦厚,诗教也"是"孔子之言,戴经不足据也"。在《再答李少鹤书》一文中,他又明确地说:"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他认为写诗而讲温柔敦厚,必然要妨害真实性灵的表达。从主张性灵出发,他还大胆地肯定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诗,一反道学家的"淫奔"之说,认为"阴阳夫妇,艳诗之祖也"(《再与沈大宗伯书》)。这对封建礼教、特别是程朱理学具有明显的叛逆意义。

性灵说要求诗歌能自由地表现诗人的个性,真实地体现自己的欲望感情。这是受明代中叶以后,由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而产生的初期的个性解放要求影响的结果,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性灵说的提出,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明代前、后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给文艺创作带来了严重的恶果,使诗文普遍陷入了模拟蹈袭的死胡同。李贽在《童心说》中就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的问题,认为只要写出了"童心"即是好作品,这是对复古主义文艺思想的有力的抨击。公安派正是进一步发挥了李贽这个思想,提出了一个"变"字,指出每个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必须具有独创性,才是好作品。袁宏道在《雪涛阁集序》中所提出的"穷新极变"的原则和前、后七子的蹈袭拟古,从创作原则说,是根本不同的。而公安派"变"的思想正是建立在性灵说的理论基础上的。因为诗文都是性灵的表现,而性灵是人所自有,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都不一样,所以评论文学作品的标准,不能以时代论优劣,而应以能否写出真性灵为依据。

性灵说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首先,性灵说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它把心或心灵看作是文学的源泉。袁中道说,由于袁宏道的文学思想影响,"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愈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袁中郎先生全集序》),这和李贽在《童心说》中把"童心"看作是文学的源泉是一致的。袁枚虽然也讲到学识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还是强调"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随园诗话》),并未能突破唯心主义的文学观。其次,性灵说突出文学是感情的表现,反对受儒家礼义的束缚,这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凡是真实地表达了感情的便是好作品,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感情,不对感情加以进步的政治道德规范,结果是对色情宫体之作亦加以肯定。如袁枚就说"艳诗宫体,自是诗家一格"。明代中叶以后,文学中色情、低级内容大量出现,与性灵说这种文学思潮的流弊是有一定关系的。 性灵说的上述缺点对后世曾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二、三十年代有些作家就曾推崇性灵说,而把文学变为小摆设和玩物。

 

2.《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对于这句话,有以下几种看法,结合下面的材料,写篇论文谈谈看法。

①马融:“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②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息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四书集注》)

③施教不分对象(《辞源》)

④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等级、地域等等区别(杨伯峻《论语译注》)

⑤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中国成语大辞典》)

⑥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种人都进行教育(《汉语成语大词典》)

 

关于“有教无类”,最典型的说法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主要依据是: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以及梁朝皇侃说:“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的确,孔子的三千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 、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成分各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

这样看来,传统“有教无类”的解释自然是很有道理的,尤其在强调阶级、阶层的社会里显得更有说服力。然而,从语言角度去考察,上面的这些解释却颇有问题。

有**无**,大致有三种语法关系:

第一种,转折关系。如“有眼无珠”、“有勇无谋”、“有始无终”、“有心无胆”等等。

这种关系,实际上,可以上可以加一个“而”或者“却”、“但”,即“有勇而无谋”、“有始但无终”。

第二种,递进关系。而且有因果关系成分。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等。这种关系可以加一个“则”,即“有备则无患”、“有恃则无恐”。

第三种,并列关系,如“有过之无不及”。

如果“有教无类”,套用转折关系,那么变成“有教而无类”,或者“有教却无类”、“有教但无类”。“有教”即“教”(发平声音),“无类”即“没有类别”或者“没有性质区分”。显然,转折关系是解释不通的。

如果套用并列关系,“有教”和“无类”,明显不存在。

那么,“有教无类”只能存在着有因果成分的递进关系。也就是说:“因为有了‘教’,所以才‘无类’”;或者“‘有教’则‘无类’”。

所以,通过语法分析,把“有教无类”解释成“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应该是有点牵强附会的。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解呢?我认为,“有教无类”即“通过教育,人就不会再有类别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类别指什么?可以指出生方面、道德方面,还可以是才能方面。人固然有不同的家庭出生、不同的道德基础、不同的原有才能,但只要接受教育、通过教育,那么他们的这些差别是可以缩小的,甚至达到没有类别区分,即均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才能卓越的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各行各业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返回列表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