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理工刑法学专业考前突破试(2)

发布时间:2016-04-28 10:04 分类:历年真题

2014年南理工刑法学专业考前突破试(2),卓越考研特整理南京理工大学考研真题,为广大考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工具不能犯未遂   C.对象不能犯未遂   D.能犯未遂    正确答案:C,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行为人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年;对一次减刑2年或3年刑期后又适用假释的,其间隔时间不能少于( )年。   A.1、2   B.1、3   C.2、2   D.2、3   正确答案:A,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只得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意表示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甲为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执行公务,重伤乙,甲的行为构成( )。   A.妨害公务罪   B.故意伤害罪   C.扰乱公务秩序罪 
  D.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原则,根据其中的一个重罪论处   正确答案:D,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给出了犯罪的一般定义,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 
  B.设置了定量要求,表明认定犯罪不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 “程度”或“量” 
  C.“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D.设定“但书”的基本理念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 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 判决   正确答案:A, 
  第 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对于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应当( )   A.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B.按照放火罪定罪处罚 
  C.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罪和放火罪实行数罪并罚   D.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A, 
  第 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2010年真题)甲因与乙有仇,便捏造乙卖淫的事实,到处散布并向公安局告发,使乙受到严重精神伤害。甲的行为构成( )。
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侮辱罪   D.诽谤罪   正确答案:D, 
  第 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2007年真题)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B.行为人挪走公款后未使用该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未遂   C.挪用公款以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挪用救灾、救济物资数量较大,归个人使用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A, 
  第 1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甲与乙想盗窃某厂仓库的钢材,乙的一个亲戚恰好在该厂工作,甲让乙设法配一把钥匙,乙将钥匙配好交给甲。某日晚,二人约好在仓库门口会合,但乙思前想后,觉得事情早晚会败露,最后没有如约前往。甲久等乙不来,只好自己用钥匙打开仓库大门,盗走钢材。几日后,甲将钢材卖出,得赃款30000元,甲分给乙10000元,但乙拒绝接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是共同犯罪 
  B.甲的行为是盗窃既遂,乙的行为是犯罪中止   C.甲的行为是盗窃既遂,乙的行为是犯罪未遂 
  D.对甲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对乙应当按照中止犯的规定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A, 
第 1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甲某在某市火车站捡到一个弃婴抱回家准备自己收养,3个月后,其为结婚费用不够与未婚妻产生矛盾,就想把孩子卖掉,好换点钱花,正好此时刘某想要收养孩子,甲某称小孩是自己的亲生子要求刘某给8000元抚养费方可将孩子送给刘某,刘某当即给了其8000元钱。对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拐卖儿童罪   C.构成遗弃罪   D.构成拐骗儿童罪
正确答案:B, 
  第 1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   C.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前   D.出现了损害结果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   正确答案:A, 
  第 1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以下属于减刑的有( ). 
  A.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减为有期徒刑20年   B.乙被判处罚金5000元,因其经济困难,法院将其罚金减为2000元 
  C.因丙的主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20年,法院将剥夺其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10年 
  D.丁死刑缓期执行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A, 
  第 1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   A.一律不适用减刑 
  B.可以减刑,但是不能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   C.不能减刑,但是可以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   D.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   正确答案:D, 
  第 1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2008年真题)甲驾驶车辆在城市主干道不慎将乙撞成重伤,负事故主要责任。由于抢救乙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甲感到很紧张,遂到寺庙中祈祷乙快点死去。在其祈祷后的第二天,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C.过失致人重伤罪和故意杀人罪   D.交通肇事罪
正确答案:D, 
  第 1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对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 )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A.基层   B.原审   C.中级   D.中级以上   正确答案:D, 
  第 1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A.时效延长   B.时效继续   C.时效中断   D.时效中止   正确答案:C, 
  第 1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   A.未经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经营香烟的   B.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   C.丙长期非法从事传销或者变相传销活动 
  D.丁违反国家规定,擅自经营国际电信业务或者涉港澳台电信业务进行营利活动,严重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   正确答案:B, 
  第 1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武某因计划生育问题对村干部有意见,1999年元旦先后潜入村长、妇女主任、会计、治保委员、副村长家中,向上述5家的饭锅、水缸、饺子馅中投入剧毒灭鼠药,致上述5家的18口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武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放危险物质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故意杀人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C, 
  第 2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甲在夜晚射杀乙,结果将乙饲养的一匹马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   B.工具不能犯未遂   C.对象不能犯未遂   D.能犯未遂   正确答案:C, 
第 21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  
  紧急避险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下列人员(  )。   A.职务上负有义务的人   B.业务上负有义务的人   C.家庭中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D.负有抚养义务的人   正确答案:A,B, 
  第 22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  
  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正确答案:A,B,C, 
  第 23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  )   A.掺杂、掺假   B.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C.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D.以次充好   正确答案:A,C,D, 
第 24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  
  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 
  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000余元的手表   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在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000元的大衣拿走 
  C.钱某在商场购买首饰的时候,乘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000元的首饰调换 
  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   正确答案:A,B,C,D, 
  第 25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多项选择题 >  
  下列关于我国的特赦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有(  )。 
  A.特赦既可以一类或者几类犯罪分子为对象,也可适用于个别的犯罪分子   B.特赦是对经过一定时期的关押改造,确已改恶从善的犯罪分子实行 
  C.特赦既可以免除其刑罚尚未执行的部分,也可以减轻其原判刑罚,也可以免除其全部刑罚 
  D.特赦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并执行   正确答案:A,C,D, 
第 26 题 (解答题)(每题 6.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解答题 > 
  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第 27 题 (解答题)(每题 6.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解答题 > 
  简述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第 28 题 (解答题)(每题 8.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解答题 > 
  请对“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该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如果外国法院已经审判的,不再予以追究”进行辨析。 
  第 29 题 (解答题)(每题 10.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解答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第 30 题 (解答题)(每题 15.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解答题 > 

被告人李某,男;37岁,某劳动局财务科出纳员。1997年11月,某市人民政府委托建设银行发行该市奖券,每张奖券30元,中奖者一等奖奖金5万元,二等奖奖金为3万元,单位和个人均可购买。购买时不留印鉴,买后不挂失,并要求开奖后头一天,各单位必须将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全部封存登记。 
  该劳动局代为职工买了一部分奖券之后,部分职工不愿意买,因此财务科又将这部分奖券原价收回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委托李某保管。但没有封存登记。1998年11月,中奖号码公布后,被告人李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单位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二等奖。李某将没有中奖的自己的奖券替换了这张已经中奖的单位奖券。由于该奖券是由劳动局统一从某职工手中回购所得,因此,劳动局职工很快知道本单位有张奖券中了二等奖,但李某保管的奖券中却并没有中二等奖的奖券。李某因害怕而不敢去银行兑换奖金。后单位领导找李某谈话,李某觉得不妙主动将该奖券交给局领导,并承认了自己偷换奖券的事实。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该如何定罪量刑?说明理由。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