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北大法硕370被录取

发布时间:2016-01-19 16:01 分类:法硕考研

今天拿到了北大的通知书,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在这里写这篇已经酝酿了一年多的经验了。先简单介绍下自己的情况,本人本科毕业于帝都211财经类院校,国贸专业,14年应届一战清华,15年二战北大。13年5月,是前辈的经验给我指明了学习方向;14年2月,是战友们胜利的消息激励了失败的我重整旗鼓;15年2月,是学长学姐与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我要做些什么来回馈大家,希望我能够帮助正在紧张备战的你们,使你们对于法硕联考(非法学)的学习不再感到迷茫,从容应战。0 D; {  p: Q" f. j7 P) @
       本人一战339分(英语64,政治68,基础90+,综合110+),二战370分(英语77,政治64,基础110,综合119,排名35)。这31分的进步,也正是将无数教训转化成经验的过程,我会将各科在两年里的学习方法加以对比,帮助大家少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 时间安排:* o6 r: ~  k* s3 j, j1 a" ]4 T
      第一年,4月决定考法硕,5月开始着手准备,暑假开始正式学习,共计6个月。第二年,8月份复习了一个月,9月冲刺了下司法考试(最后差了17分没有过,也是意料之中),9月23号司考后开始学习,共计4个多月。我认为一战的话,从暑假开始认真学习是很合适的,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放在前期着重理解的阶段。当然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同学,可以三个月内通关,那应该算特例啦。
二、 心理准备:. Q( c( v6 b8 B: t- S& t6 J
      经历过高考的我们应该都知道心态对于一次大型考试是有多么重要。像很多前辈说的那样,参加法硕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法学零基础,所以考试的内容十分基础,难度不大(尽管近几年略有提高)。第一年考试的时候,一个认识的学姐对我说,法硕考试不是脑力活,是体力活。真理!当时这句话瞬间消除了我的恐惧感,觉得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机会来了!所以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害怕,不论你本科是多么不相干的专业, 本科期间成绩是否理想,只要你肯努力,够勤奋,一定可以考上你理想院校的法硕专业!备战期间一定尽量心如止水,不要受到外界或好或坏的影响,一旦开始,就不要停歇。8 J3 [* a  v. \5 y4 Q! c5 J: n
      一战的半年我的学习效率很低,每天学习的时间也很短,每天有效时间大概不超过3小时,总是分心在其他事情上,比如谈恋爱、看演唱会、网购和犯困。对于这个我想说,考研期间一定要取消99%的娱乐活动好吗!剁手吧,不要买买买好吗!困的时候喝点咖啡红牛,实在不行扇自己俩嘴巴好吗(下下策)!至于跟我一样考研期间恰巧热恋的,可以跟我私聊求经验。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那么很有可能你会和我一样遭遇下文所描述的事。% o, l! R  ?7 Y- j0 h( b0 t
      二战的这半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沮丧的半年,每天都在否定自己和激励自己的过程里挣扎着,看着已经出国、读研、工作的同学们每天丰富多彩的生活,再看看每天抬头看天低头看书、素面朝天、前路一片茫然的自己,总觉得是不是我真的很糟糕,是不是我只是懒惰,而是真的没有能力考上清北……继而转念一想这样又有何用,还不如把自怨自艾的时间拿来多背一道题。而现在一切柳暗花明后,我知道那次打击带给我的将会是我这辈子都受用的财富。要记住:逆境使人成长,孤独主任成功。
三、制订计划:/ a$ q1 G: h8 M9 N' n)" y H* J& S# X3 F) w
      这是很必要的一项工作。比如说,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要计算出第一轮专业课学习所需的时间,刑法多少天,民法多少天,英语真题多少天做一套,单词每天背多少个,政治书每天看多少页,要看多少天等等。这样将任务量化,就会很清晰地看到每天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标准,达到了就会很有成就感,没有达到就会有愧疚感,这都会是一种动力。2 J0 U$ a, S1 k% D: h' Q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总结归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我来说,这个“思”很大程度上就是总结与反思。比如我总结过法制史大表格,纵向是朝代,横向是指导思想、重要法典、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司法机构等,总结是理清思路、建立框架和逻辑的过程,也产生了以后方便查找知识点的效益。关于总结,我还会在下面的内容里提到。接下来具体介绍下的各科的学习方法。" v% L1 c( d3 u-

  f3 f- U" x% n6 z) H1   5 h& t( I# @. |8 m( y
      最痛苦的不是失败,而是本能够。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