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浅谈2015年919经济学原理考研经验

发布时间:2016-06-01 17:06 分类:初试经验

浅谈2015年919经济学原理考研经验

一年的考研备考中,从考研论坛中获益良多,如今已参加完南京大学商学院复试,此时也十分理解2016年学弟学妹的心情,在此分享专业课经验,愿能够有助于大家备考。
本人今年919经济学原理130分,当然也不算高,往届也有140分的牛人。南大的专业课不压分,备考相对简单,一般肯下些功夫,掌握相应方法的孩纸们都能考取不错的分数。
我是从2014年5月份开始看书的,南大的指定书共有四本:《微观经济学》梁东黎,刘东;《宏观经济学教程》沈坤荣,耿强,付文林;《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科尔森;《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刘厚俊。考试十分侧重于微观,宏观两本书,其中微观60分(名词解释3个,简答题3个),宏观75分(名词解释3个,简答题3个,计算题1道),尼科尔森那本书有好几年是考一道15分计算,一般比较难,但是是课后题,背过即可。今年没有考。
(一)备考流程
4月份把所有的专业书买到手了,先用了将近两个月把书了解了大概,过程十分痛苦。因为我本科阶段也学过宏观微观,自我感觉当时学的还不错,所以如果跨专业的孩子可能先要做好心理准备,刚开始可能不会很顺利。具体来说,我就是一边看一边理解,大约每天20页,有时候15页,反正看到六月份。与此同时,把重点在书上划下来,有的重要结论还有曲线图表我还专门找了本子记下来(文科生习惯,没太大用处)。感觉就是云里雾里,什么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自然垄断。。。都是混乱的。到了宏观。。那就只能呵呵了,尤其什么新古典模型,AK模型那边,很难理解。这个时候不要急,浏览个大概,不要求你全部理解。另外,备注一下,宏观第一章、第十章第3节以后,还有第十二章不需要看,有一年考了一道“创造性的毁灭”,有人会认为是第十章的内容,其实涉及很少,它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据说那年都是凭感觉写上的。当然如果你可以看懂,那你就看看,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微观部分除了导论都要看的,要细看。
到了6月份(6月9号期末考结束)开始我专业课第二轮。因为第一轮真的是什么也没记住,同时也不知道如何准备才更适合考试(毕竟是为了高分,有的人侃侃而谈但是不会答题),我就找了上届的学姐,搞到了一份详尽的专业课笔记和94-14年的真题及答案。做法是,以每章为一个单位,先微观再宏观,先自己十分认真仔细的看书,切记:不管花多少时间,必须逐字逐句理解。看完一部分可以自己简单复述或回想一下,这会有利于后面整个学科框架的形成。当一章看完时,我就对照学姐笔记,自己整理知识点(看别人的字不习惯,自己整理可做一些修改,还加深印象),把每一章内容分解成可考的知识点形式。比如,有些就是考名词解释,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边际产品价值这种,不会考简答,而且频率相当高!那就是要把这种按照5分名词解释的方式整理下来,一般包括:定义、公式、图像、特别说明、比较、举例等,这个在考场上要控制在8分钟左右一个,所以也不要长篇大论。并且我在每个名词解释后面标有二十年来考过的年份,这样就可以知道它的重要性。大题就是按照论述的流程整理,这个是比名词解释麻烦,但是往年大题重复率也很高,整理下来也不多。还有,知识点之间整理要有留白,后面还有删减和补充的。第二天要回顾下第一天的内容,加深印象。这个过程我持续了两个月,每天4个小时。微宏都整理完了,顿时就会有阔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不懂的现在懂了,自信心爆棚。特别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很长,要坚持住。还有过程中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后面会省力很多。
8月中旬我完成了二轮复习,几乎所有知识点的整理,差不多A4大小的纸200页(我字比较大)。但是我又发现前面理解过的记不太清了,体系还是不是很清晰,我就开始了第三轮。
本轮我主要以书本和笔记为主,一边看书,一边背笔记(就是大体知道有哪些方向),这边比较快,40天。结束的时候我的专业课框架也理出来了,并且把它们的相互关系,整体架构用图表绘制出来。相比而言,微观确实比宏观简单很多,宏观从第六章后就是理论性的东西了,到第九章就令人头大。不过还好,如果你真的理解不了,照着书或者笔记背过,一样的。当然这太功利,相信大家会理解的,多看几遍。
9月中旬,开学。这时我有点担心尼科尔森那本书,毕竟一道计算,分挺重的。大概有二十多章后面200道题,但实际可以做的,有考的可能性的也就100道。所以,我每天花一个半小时左右做四道题。剩下两个半小时看第四遍书和笔记。本来是打算看书再做后面的题目,结果发现看不懂,而且应试嘛,花这么多时间划不来,就直接做题,买了一本课后答案,不会的圈出来,标一下,等待后续处理。微宏部分就是反复继续,因为在不断看的过程中,你也不断的忘,你懂得。但看是必须的。还有,我买了金圣才的微宏解析,上面大都是其他学校的专业课试题,跟南大思路和方向不一样,最后觉得没用送人了。
十月中旬,尼科尔森顺完一遍,被虐了千百回。不过知道它怎么考就不会担心,考试和做题不太一样。我就把它搁置了。。。我开始看真题,每天一年,先对照真题把大概的点自己默写下来,然后再看答案,并当天把12个题目理解和记忆,算是又回顾一遍微宏。这个过程中,你会知道哪些是重复率极高的,哪些是从来不考的。比如微观垄断竞争那章从未考过(今年可没考),关注程度可以小一些。提醒一点的是,可能你会非常注重单个知识点,但千万要形成整体框架,一旦有一个综合性强的题目,这样便于自我发挥。
到了十一月份,还有一本《原理》从来没碰过,不过据学姐说这本书也就是宏微观的回顾,减缩版,知识点差不多,有一点点补充。我看的很快,一天两章以上的样子,补充部分我就写在笔记上,差不多五六页,很少。半个月结束。
十一月中下旬的样子,还有一个多月就考试了。我把尼科尔森的课后答案拿出来,划掉了以前考过的题目、根据南大的出题风格和难度划掉了不可能考的题目,还有我会的题目。剩下的很可能考的太概有十几道,我整理在了一个本子上,试着理解,反复记忆。另外,还有些许公式。南大一般考原题,如果不考原题也就是变个方法。当然太难了大家都不会就要自我发挥了。与此同时,看课本、笔记。笔记补充修改了许多次,为了便于记忆,我把答题总纲在每个知识点之前标注好(尤其是简答题之类的)。这时要重点背诵了,考虑到三个小时的答题时间,你必须相当熟练才能下笔如有神。还有,看看真题的大题,有部分年份的答案有指导。这样又快速重复两遍吧,时间差不多了。之前留了一套真题,一直没看,花了三个小时完整的写了一遍(大约考前一周,找一个下午2:00-5:00),结果感觉时间比较紧,考试时有改进。
(二)答题流程
一般来说,要提前准备小刀,南大的信封是密封的,不过只有一张试卷,答题纸另发。答题纸约A4*2大小,共三张,11面可写,第一面一般有内容,自己标注页码。考试时多带笔,写的速度快一点,一般名词解释8分钟一个,计算30分钟之内完成,简答16分钟一个。排版要清晰,名词解释最好一面两个,共三面。简答一面一个。计算嘛,今年计算很简单,两个计算我用了一面。所以一般来说11面是够的,不够可再加。字体最好不要草,美观大方者更有加分。
答题的时候,名词解释第一题我就不会,合成谬误。我确定在书上没见过,所以空了半面答下一个。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慌,你不会别人也不会,就连在读研的学长学姐都不会(当然我事后知道的)。反正考研考察综合素质,这算心理素质的一种吧。后面答得就比较顺,看到名词解释马上条目就在脑子里,大题也是有重复。貌似 有一个大题打得不好,没整理到吧。计算也很简单,之前那些有点白准备的感脚。答完手很酸,一直在写,最后一门了不要有所顾忌,一定尽全力。我是严格按照时间分配来的,最后还剩10分钟吧,我把合成谬误编完了。最好别空着,多扯些。
(三)总结
总的来说,南大专业课的准备努力和方向比较重要。要脚踏实地的把书看7遍以上,答题思路弄清楚。考场上不要紧张,放心大胆快速的写就一定会得一个不错的分数!祝愿学弟学妹们备考顺利!金榜题名!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