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新传学考研经验之公共课篇

发布时间:2016-04-23 14:04 分类:初试经验

终于有时间和大家好好谈一谈过去一年的考研经历,也兑现我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如能考上,必当回馈。之所以叫“经历”而不是“经验”,是因为我个人认为,没有一份“经验”能完美适用于所有人,正如一句英语名言所说:“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一个人的美食都可能是其他人的毒药,一个人的经验也许对另一个人并不适用。并非经验有差,而是情况不同。所以,在此我仅仅谈谈我个人的考研经历,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您能以独立之精神辨证地阅读,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借鉴前辈,但不必迷信权威。

  一、关于择校
  虽然我的择校时间很长,前后花了五个月才最终确定下来,在这方面曾经充满了纠结和犹豫,但好在我最终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和决定,而且我顺利考上了南大,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择校的确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认真细致地考虑。因此,我把我自己去年在择校方面的经历和结果写成文章告诉大家,不敢说能够帮得上忙,至少能够带给您一些启发就好。择校方面归根到底我只想说一句话: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吧。

  其实,就专业实力来讲,南大新闻传播并不是最优秀的选择。依据2009年某版新闻传播学专业实力排名,南大和北大、华科并列第七名。而且,南大至今也没有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点。但是,在考虑了诸多因素之后,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南大。因为南大是我高中时代就有的梦想,高考时由于因缘际会错过了四年,考研是上天给我的第二次机会,也许也是冥冥之中自有一股力量在引导我做出正确的选择。不管南大在世俗眼里排名如何,在我心目中,南大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当然,我没有说其他学校不好,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情人眼里出西施吧,每个人只要喜欢自己的选择就好。

  在选择南大前,我曾一度被传播学初试的参考书目所阻,因为南大初试的考查科目太广,传播学一共有8本参考书,内容包括新闻学、传播学、中新史、外新史、广电、广告、网传,后来又新增了媒介管理学,差不多一本书就是一门课。虽然我本科是学新闻的,但我对广告和广电的兴趣都不是很大,虽然大学本科也学过这两门课程,但真的要作为考研复习的内容当时感觉还是挺头疼的。但后来的实践证明,很多痛苦其实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复习广电和广告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无趣,相反,南大的初试科目使我有机会把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可以说,初试复习的五个月,我感觉我在专业上收获的新知比我大学三年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这也说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如果你确实喜欢一个东西,你就能够忍受它可能带来的痛苦,接受它的缺点和不足,并学会化苦为乐,从中学到新的东西。关于择校,我就不再赘言了。相信读者诸君,自有明鉴。

  二、公共课
  我的公共课复习得不是很系统呢,虽然最后考试成绩还不错,但好像也没什么好方法值得称道的。我就大概说一下吧。

  1.英语
  英语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学后也就是2011年上半年正式开始复习的,那时候也就背背新东方的《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乱序版)》,不过没有持之以恒(惭愧),好像学期结束时也就背了二十几个单元吧。一边背单词,也在一边做阅读,在阅读中背单词。那时候做的阅读是星火同源阅读,具体名字我忘了,感觉比较简单,和真题不是一个风格。
  4月份买了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基础训练)》,断断续续地做,到暑假结束也就做完了10个单元。答题效果不是很理想,四篇阅读好一点30多分,基本上也就在28分上下。那时候还在纠结择校的问题,再加上暑假还去实习了一个月,所以也没怎么系统地复习,但是也没放下,一直在做阅读。关于模拟题说几句,不必在意对多对少,模拟题主要目的是积累阅读量,锻炼手感,培养语感,学习单词,读懂文章。考研英语的重点要放在真题上,再好的模拟题始终都是模拟题,代替不了真题。

  9月份我开始转战真题,我做真题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3个小时做完一套题,包括作文,基本上英语自测我是放在下午做。之所以一套一套地做,主要是想看看自己英语能拿多少分,检验一下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水平。经过自测统计,我也大概知道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最后的成绩与估分相差不大,总体来说我对自己的水平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发挥也很正常。
  10月底我报了新东方的秋季强化班,虽然很多人说报班没用,但我个人觉得报班对我帮助还是挺大的。因为考研英语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规律就是它有规律可循,而这些规律虽然你自己经过研究也能总结出来,但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报班可以帮助你在短时间内 掌握这些技巧,毕竟他们研究了这么多年的真题。所以报班也不像有些人说的,仅仅只有心理安慰作用,我觉得只要自己有所准备,报班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当然,前提是你自己基础打好了,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连四级都没过的人仅仅上了一个辅导班就立即高分通过六级了。辅导班只能教给你一些解题技巧,但这些技巧就如同武功秘籍一样,你只有通过自己不断训练才能为你所用,否则再好的武功秘籍对你来说也不过就是一本无用书。

  关于英语报不报班,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
  如果你基础很好,时间充足,那么辅导班能教给你的,你自己通过研究可能也能总结出来。如果基础较差,对英语没有信心,报个班听听解题技巧,然后自己加强训练也可以。但是有一点,在上辅导班之前,自己的基础要打好,比如单词啊,真题阅读啊等等。如果你报的是一个讲真题的辅导班,那么最好是在上辅导班之前自己就先把真题做一遍,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遇到不懂还可以及时请教,学习更有针对性。切记,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哦,辅导班只有推动作用,学习始终只能靠你自己!
  12月初上完了强化班辅导班,只讲了2006年以前的几套真题,新东方挺会赚钱的,2006年以后的真题留给冲刺班讲,后来复习时间不多了,上辅导班感觉挺费时间的,我觉得能够自己总结了,也就没报冲刺班。但强化班在阅读方面的带给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上辅导班后再去做了第二遍真题,阅读基本上错的就很少了。

  关于真题阅读(指4篇文章的传统阅读,不含新题型,下同),我觉得至少要做三遍,记住我说的是至少。第一遍重在做对,通过自测,看看自己的水平如何,重点抓正确率,积累阅读量,弄懂单词、句子、文章、选项的含义以及文章立意和结构。第二遍重在做懂,重点就不是分数了,而是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这道题是什么类型?正确选项为什么对?错误选项有什么陷阱?如果做错了,为什么会被陷阱迷惑等等,你自己做完一道题你心理要是清楚明白的,无论做对做错都要刨根问底,确保不留疑问。
  第三遍按照题型总结规律。怎么总结?横向、纵向交叉,每一年的阅读题目按照细节题、主旨题、态度题等几大题型放到一起,把十年的真题纵向总结完毕后,每一类题型的出题规律、解题技巧就可以进行总结了,到最后运用这些技巧和规律来读题、做题、析题、解题,量变就到了达成质变的时候了。

  基本上我的英语真题差不多过了三遍,单词算是过了两遍吧。12月下旬按照题型总结了十年英语真题的阅读,由于时间关系只总结了频率最高的五大题型,但收获很明显,到最后考研做阅读时,真的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好像量变终于达成了质变一样,一眼就能抓住正确答案了。最后阅读做得不错,只错了2个,其中一个后来想想其实错得有点不应该,不过40分满分的阅读拿了36分我已经知足了。
  最后,在快要考前的一两个星期我才开始准备作文的模板,我的模板参考了一些作文书籍和资料的模板,然后在此基础上自己DIY做成的,自己打造的作文模板肯定是独一无二的。上了辅导班以后对怎么写作文心理也比较清楚了,所以作文最后花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我准备的模板是通用性的,考试的时候也用到了,作文写得比较顺利。可见考前准备充分是很有必要的。

  2.政治
  政治我就没啥好说的了,我的政治复习不太系统,红宝书断断续续从9月30日一直看到12月14日才看完第一遍……好在高中学的文科,底子还是有的。但后来看得挺辛苦,建议大家对政治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太早复习,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暑假就开始看,基础好一点的同学9月开始也行,重在每天坚持复习,保持进度,多看几遍,充分准备。
  政治我没报班,自己复习红宝书,一般是晚上看一两个小时。初期有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来感觉题量太大,已经跟不上看书的进度了,再加上我的重心始终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面,所以也就没怎么做了。
  政治分数也不算太高吧,70多,所以也就没啥好说的了。网上有很多80+的大牛写的经验,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看。
三、考研
  从元旦开始,为了给自己的考研经历留下一份感动,我断网了差不多一星期,除了1月5号晚上上网查了一下考场,考前没有再开电脑或者上网,而是一心一意专心复习,每天复习的时间日均11小时21分。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做一个说明,我之所以能这么清楚地告诉大家具体自习了多少分钟,是因为在考研过程中我建立了一个习惯。

  我从8月3日正式开始考研复习起,每一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当天总学习时间,每月总结等都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了下来,初试自习的131天一天不差,只要自习,必有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看看自己的收获,观察自己的复习进度,了解自己的自习时间,从而在纵向比较中不断提高自己,其实每一天记录完,看着自己复习的内容都会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我不喜欢和别人比,我觉得那没有什么意义,和自己比就好,只要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我就很开心,也很有动力继续努力。慢慢地记录成了习惯,等到我考研结束,一个本子也差不多快写完了,这个本子我将留作纪念,它记录的是我为了南大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时光。
  考研那两天其实不是太紧张,只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写着写着就突然担心自己会出什么差错,在终点线前放弃,好在自己顺利地坚持下来了。关于考试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心态一定要好。我们考场第二天就有很多人没来了。所以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还有,大家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眼睛,我到最后快考试时眼睛不太好,由于长时间学习,做英语阅读时时间一长眼睛就花,买了眼药水也喝了明目茶,都无济于事,考英语时眼睛花得厉害,考前还能看到墙上的钟表,考到一半就看不清楚时间了……还好心态比较好,没有因此影响到考试,到最后结束考试时眼睛慢慢奇迹般地又恢复了……而考研后再没出现过眼花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还是注意保护眼睛和锻炼身体哦!

  另外,说说答题
  有同学问我专业课答题每题的字数多少为好,下面说说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名词解释每题大概两百字上下,最多三四百字吧,再多了你就要小心时间不够用了,名词解释不求深,但求广而全,基本的要素比如人名、时间等要具备,说清楚说完整就好。简答大概每题500~600字上下,要点要答全面,可以适当展开。论述题大概每题800~1000字上下,不仅要罗列要点,还要针对每个点具体展开论述,引用案例,最好能结合学者观点和个人观点辨证作答。再则,字迹如同脸面,赏心悦目一些自然给人第一印象就好。所以,尽量让自己字迹工整一些,不一定要非常好看,工整、清爽、干净就好。另外,答题时务必注意条理清晰,尽量用序号把要点隔开,注意分段,每段第一句话最好能够总结概括全段大意,相当于中心句,也就是答题要点。答题时层次要分明、逻辑要清晰,千万不要一团浆糊,要让老师感觉你的思维清晰、观点明确、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卷面美观。

  考试时间也要把握好,不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最好能在考前做做模拟,大概确定下每种题型的答题时间范围,考试的时候按平时的习惯来,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总的来说,专业课和公共课题量都还是挺大的,要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我这次英语在时间分配上就有失误,作文和阅读花得时间太长,导致最后新题型、翻译和完型只剩下半个小时,直接结果就是完型最后只有5分钟时间一遍选下来,我做真题时十年的完型平均分能拿6分, 但最后考研我估计能拿一半就不错了(没记完型的答案,所以也不知到底拿了多少分),如果时间分配更合理,留给完型和翻译的时间更充足一些,我觉得我的英语成绩可能还有提高的空间。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答题时间都很紧张,紧张到连写错别字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大家考试时一定要分配好时间,平时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写字速度,尽量写得又快又好,保持字迹清晰工整的同时确保答题质量。

  四、复试
  2月20日在网上查到了初试成绩,简单地说下吧,政治英语都是70分以上,两门专业课都上了120,具体就不透露啦,我的初试成绩是前几名。刚知道成绩时还挺兴奋的,在网上了解了研友的分数情况后,觉得自己进复试应该是没问题了。
  2月28日开始准备复试,前后一共准备了20天。复试的两本书看完了一遍,李良荣那本《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我比较了新老版本后看的是新版。又结合网上的笔记自己整理了一下,准备了英语自我介绍和几个常见的问题。复试参考书看完后去期刊阅览室看了看期刊报纸,自己整理了一些业界和学界的热点问题,最后面试的时候有用到。
  3月21日启程前往南京,晚上到南大鼓楼校园逛了逛。3月22日上午体检,中午和学姐吃了顿饭,聊了一下复试的事情,感觉放心了不少。下午回旅馆休息了一会儿,看了看笔记,背了一下英语的口语。

  3月23日早上一大早就起床去参加复试,上午是专业课笔试,今年传播学专业课笔试的题目大概为:
  1.试论雷蒙德·威廉斯和麦克卢汉在理论上有何差异。
  这道题出自今年新换的复试参考书《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这本书不是很好理解,我在网上找了一份笔记还不错,算是基本掌握了本书大概的知识体系。这题答题时我写得还挺多的。
  2.把拥有大量粉丝的微博账户叫做“意见领袖”是否合适,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3.有人说报纸即将消亡,但报纸出版仍大行其道,谈谈你的认识。
  关于传统媒体的处境问题哦,个人觉得没有标准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总体来说,笔试的几道题还是挺简单的,第一题考到了今年新换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这本书。第二题、第三题考个人平时的积累。李良荣那本《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没有直接考,但答题的时候也是可以用到的。

  下午是专业课面试
  今年面试新闻学、传播学一起面,新闻学在前面,传播学在后面。可能是由于时间关系吧,每个人最多也就10分钟左右,有的更快。面试内容是1分钟英语自我介绍,然后直接就问中文问题了,设想中的英语问题一个都没问。说说我的面试吧。
  我是传播学前几个进去的,进去后首先做了英语自我介绍。因为准备充分,所以自我介绍还比较流利,与各位老师也有眼光交流。然后英语自我介绍说完,老师们主要问了我三个问题:从受众的角度,比如老师的角度,谈谈我自己准备的自我介绍的内容;我感兴趣的方向;新闻传播领域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感觉问的问题都不是很难,其实面试主要是考察你的综合素质,看看你的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何,人品和态度是否端正。
  记住,第一、一定要诚实,不要不懂装懂,很多问题都是根据你的介绍和作答来问的,要是不懂装懂的话被揭穿了那就不是学识问题而是人品问题了;第二、一定要辨证,不要太极端,不要把个人喜好表现得那么明显,做学术本来就要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第三、不要紧张,老师都挺和蔼可亲的,落落大方,自然一点就好,学会主动引导老师到你熟悉的或准备好的领域。
  总的来说,我个人感觉复试比想象的要简单一些。复试结束后第二天我就启程回校了。

  五、拟录取
  3月31日拟录取名单公布,看见自己榜上有名,高兴是自然的,但心态已经很淡定了,觉得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我一直喜欢一句话:过程既然都做好了,还用担心结果吗?考研这一年,心态真的淡定不少,看问题也比以前成熟多了,这也算是考研之外的收获吧。
  考研不仅考学识、考方法,也考心态、考人品。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好好努力,考研加油。
  谨以此文兑现我的诺言,回馈诸君。本文所有内容,仅供各位参考之用,希望我的考研经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预祝各位同学考研取得佳绩,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