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2000

发布时间:2016-04-01 11:04 分类:历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也叫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的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 
2、人口比较密度 
  人口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所谓农用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后者按3:1折算成耕地)。比较密度可以更清楚的表示为一个区域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和土地的承载能力。

3、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像)。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的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而形成的。它并不是人们对地理环境的“照相”,它与客观地理环境并不完全一致。

4、地区优势 
  地区优势是指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等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力条件或优势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1)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方面 2)经济、社会方面 3)科学技术与管理方面等。

5、郊区化 
  郊区化亦称郊区城市化。指当代特大城市因人口和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转移,从而使郊区变为具有市区多种职能的城市化地域的过程。
二、简述题 
1、比较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的差异   答:(1)形成机制的不同: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域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而功能文化区在形式上与形式文化区不同,它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如国家,城市农场等。(2)边界划定不同:形式文化区中有三种情况出现:一种是中心地区或核心区,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的部位,是文化现象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在其周围地区,该文化的典型性则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称之为外围区;在其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两种文化相混是现象,是一个过渡带,所以,确定文化区的边界十分困难,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的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而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核心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如首都;功能文化区的功能中心位置明确,没有交错的过渡带,中心区的功能也很明确。 
2、简述汤因比的挑战和应战理论 
  答:汤因比的挑战和应战学说也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由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他在自己最重要的著作《历史研究》中,对文明的起源提出了三个原则:挑战与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其中挑战与应战指的事环境向人们提出挑战,而人们就开始对这种环境作出应战,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埃及文明就是由此而来的;逆境美德中,他认为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的,他把环境挑战的逆境分为五类:困难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这些不幸不仅没有给面临其境的人们带来不利,反而促使其在应战中取得成功;中庸之道是他对前两个原则的延伸,挑战和应战也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可以,逆境也不能超过人类的适应范围,否则也不会有文明的进步。他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并从其相互关系,彼此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这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实证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答:1)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应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9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一方面,与地理学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渗透,如经济学界的区位论引入了人文地理学,另一方面,一些地理工作者开始寻求可以应用到地理问题的定量方法,发展地理学的理论,以解决传统地理学的诸多弊端。总的来说有三点:(1)它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传统地理学关注地区特点因而是独特的,理论发展也受到抑制,空间科学的地理学则寻求用空间分布的普遍规律来解释各地区的独特时间,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使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内容和理论的主体。(2)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3)它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采用的数量化研究,意味着空间分析上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的推论。2)实证主义在人文地理中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对人的看法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概念。第二,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第三,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为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4、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答:语言发展主要是指语言结构体系的变化,是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联系的,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地理集团的影响:位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地理区域,是难以对外进行语言交流的一方面,区域外的语言难以进入,另一方面,区域内的语言也难以对区域外的语言产生大的影响。原始大陆的孤岛、被高山封闭的峡谷区、人烟稀少的沙漠区、广阔密集的森林区、环境恶劣的高原区等等,这些地区同外部交往很少,大大阻碍了语言的传播扩散,至今保留着各地的方言或民族用语。与之相反,平原及港口地区、交通要道、铁路、公路及河流附近等,这些地区由于位置优越,同外界交往频繁,有利于预言的传播。(二)行政区域的影响: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往往对语言的传播扩散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一个行政区域内,不仅要求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一致,往往要求使用语言上的统一,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所使用的共同语言,因此,地区的分化和统一也常会引起语言的分化和统一,使语言在分化和统一中得到发展。另外,行政区域的中心是该区经济、文化、时尚的中心,一般人们的语言心理总是尽量接近行政区域中心,促使其中心的语言很快传播到其周围地区。(三)人口迁移的影响:人是语言的载体,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的方式,促使语言的传播发展。如果外地的移民较当地的土著居民有优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同时迁移时间又较集中,那么移民所带来的语言就有可能取代当地的土著居民的语言,及时优势这些语言不能取代当地语言,但其语言成分往往能渗透当地语言中,对当地语言产生影响。(四)经济条件的影响: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其它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就越频繁,其语言对外的影响也越大。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一些新词汇也会被其他地区使用,人们为了学习发达地区的技术也会常常学习其语言,这也促进了发达地区语言的传播和发展。 
5、国家领土形状类型及政治地理意义   答:(一)按领土形状的特点可以分为六类:一类为坚实型,即从领土中心到边界的距离差别不大,领土形状呈似圆或方形,没有分离的领土(如波兰);一类为延伸型,即索然大部分领土也是呈紧实型,但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原理领土中心的走廊(如泰国);一类为狭长型,即领土向相反的了两个方向延伸,形成狭窄条带状的分布(如智利);一类为分离型,即一国领土被水域或其他国家分开,形成破碎的分布状态(如丹麦);一类为穿孔型,即 一国领土完全被另一个所包围(如莱索托);一类为飞地型,即某国领土的一部分被邻国领土全部包围,但主权仍属改过(如瑞士意大利境内的堪培尼)。 
(二)领土形状对一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理意义,一般来说,紧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部分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也因领过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使国家外交制造麻烦。 三、论述题 
1、以实例分析行为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企业家行为;政府行为;消费者行为)

2、工业化前中后三个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 
  (2)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 
  (3)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加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费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 
   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例如,新中国建立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初期再回过来进行发展纺织业的“补课”,而现在则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试评价距离衰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4、当前加快我国城市化过程的意义?对如何加快我国城市化过程,你有何建议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进程表明,人口的转移和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经济活动的几句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则是城市化的实质与核心。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强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长期的重要意义。 
地域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辩证统一,既可以非同步进行,同时又是相互带动的,这给我们在城市化实践的道路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也可以走非均衡发展道路。 
(一)以重视实现人口城市化,并且充分发挥人口城市化对地域城市化的拉动作用。人是实现城市化的关键要素,也是城市生命力的集中体现。要避免出现“只见物而漠视人”的现象出现,它既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也有悖于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二)重视城市建设的远景规划,使地域城市化能够健康发展,务实城市化硬件基础。 (三)注重发展城市产业、非农产业。在传统的三要素分析中,产业城市化与地域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是并列的三大要素。事实上,单纯的地域城市化或者人口城市化都是难以为继的,它们可以作为城市化要素率先实现,但是城市化又不能停留在间的那的人口城市化或者地域城市化的水平,只有最终实现了产业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才能不断巩固并且得以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 
(四)注重城市环境建设,夯实生态城市化建设基础。城市是地球表层一种具有高强度社会、经济、自然集聚效应和大尺度人口、资源、环境影响的微缩生态景观。因此,环境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基础。改革开放依赖,中国城市高速发展,在提高人们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区域生态环境和人民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改变现状就要通过规划、设计、管理和建设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来实现结构耦合的合理,最终改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城市的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5、珠三角改革开放依赖经济快速增长的人文背景 一、全球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迸发出巨大的生产力。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日新月异,生产方式、交换方式、消费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新技术革命推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际投资不断扩大,推动各国和地区之间合作不断加强,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以新技术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在这种情况下,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的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成为区域内个成员参与全球化、提升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成为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时代潮流。近年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等区域合作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高,展示了区域合作的广阔前景。最近欧盟实现了新一轮扩大,已经成为拥有25各国家,4.5亿人口,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10万亿美圆的庞大经济体,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更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国内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至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473亿美元增加到1400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9.4%,去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12亿美元,外汇储备达4033亿美元。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净出口贸易总额已居世界第四位。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国内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巨大的推动力量。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三、粤港澳合作生机勃勃 
目前,在基础设施、服务业、口岸、广东居民个人赴港澳游及联合推介大珠三角等方面的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粤港澳合作正从传统的“前店后场”合作关系向有制度安排的新型的“前店后场”合作关系 转变。时间充分证明,港澳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已经形成了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