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南理工考研:浅谈数学命题规律

发布时间:2016-03-27 14:03 分类:初试经验

2014南理工考研:浅谈数学命题规律

数学作为一门从小就伴随着同学们一起长大的一门学科,相信无论是在答题技巧和学习方式上,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对于考研,作为一种国家选拔性质的考试,在考察的方式和内容上难免会与以前的考试不同;同时,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面对考研。因此,对于考研数学,尤其是命题规律,相信不少同学还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博广南理工考研网的辅导专家为大家解析有关考研数学命题的一些规律,希望能给广大同学们提供一定的帮助:

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公平性原则:

数学作为公共课,会尽量照顾到不同专业的学生,试题内容会偏向生活类、基础类,考题中不可能会出现比较专业和抽象的术语或内容。

二、全面考核的原则:

考研数学的命题依据只有一个,就是教育部中心发布的考研数学大纲。同时其试题内容要求涵盖所有大纲所要求考核的内容,尤其涵盖数(一)、数(二)、数(三)、数(四)相区别之处。因此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将所有知识点过一遍再开始所谓的题海战术。

三、控制难易度的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要求以中等偏上题为主,考试及格率控制在30-40%,平均分(满分150分)控制在75分左右。

对于难易度,考研数学有两类题型是一定不会考的,一是大家都不会的,出了等于没出,除了压低平均分,别无它用。另一类是大家都会的,既然大家都会,就没有区分度,不具有研究生考试需要的选择功能。因此,博广南理工考研网的辅导专家建议大家把精力放在中等难度的题目上,只要这部分内容不出纰漏,过线肯定是没问题的。

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来说有两类题肯定是不会考的,一是大家都会的,既然大家都会,就没有区分度,不具备选择功能;一是大多数人都不会的,大家都不会,就等于这道题没出,也无法完成其区分选拔的作用。因此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大家一定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难度的题目上,只要这部分不出差错,过线应该是没问题的。

四、题量适中的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的题量控制在23道,保证考生基本能答完试题并有时间检查。

数学试卷的结构是填空6个(其中高数4个,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各1个),选择8个(其中高数4个,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各2个),简答题9个(其中高数5个,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各2个)。

考察目的

要想取得考研数学的胜利,我们首先要知道数学到底考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来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考研数学考察的首先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对题目的理解,也关系到对解题思路的构建。其次,所谓数学,就是关于数的学问,因此,运算能力的考察必不可少。这里的运算能力并不是简单的运算技能,也是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相结合,无论是在运算法则、公式、概念等的运用上,还是在抽象方面的构件上,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最后,空间想象能力的考察也十分重要。这部分能力主要是关于对图形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上的驾驭能力,不仅要能理解,还要在抽象的空间进行推导和运算。

可见,考研数学所考察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连接,步步推进的,同学们一定要在做题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这三方面的能力。

题型性质

上面说到,考研数学一共有23道题。其中,前面14个题,一般都是中等难度的题,侧重于比较基本的性质和定理。只要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扎实了基础,不存在知识点的遗漏,这些题应该都能做得出来。在做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因为大题如果粗心算错了答案,可能还会得到步骤分,但是这部分错了就一分都没有了。同时博广南理工考研网的辅导老师提醒各位考生,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不会很难,如果你在计算的时候发现很繁琐或者没有头绪的话,就要考虑是否是自己的思路错了,尝试着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思考,说不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后面的9道题,都是分值较大的综合计算证明题。总体会以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一般会有2个难度较大的题目。前5道题属于微积分。前3题,即15-17题一般不难,综合程度不高,都很基本,较易得分。同学们在复习和做这类题时对公式、定理尤其是其条件要很清楚。而后面的2道题一般较难,综合性高,建议同学们做的时候别太纠缠,见势不妙得保存实力,将宝贵的时间用来做后面的4道题(2个线性代数,2个概率统计)。这4道题通常不难,所以从投入产出比来说很合算。当其他题都做好了,再集中精力来啃那几个难的题目。步骤一定要写清楚,公式一定要写出来,数学是按步骤给分的,多写一步说不定就多一分。

从近几年数学考试情况来看,有很多考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数学天赋和较强的数学能力,但整体得分较低,说明考生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学习和复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博广南理工考研网的辅导老师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利用暑假这一关键时刻扎实基础,努力提高自己数学的成绩。

最后,预祝大家2014考研成功!

 



成功学员

Successful students
  • 王庆杰中国人民大学
  • 何娟南京大学
  • 吴文聪中国政法大学
  • 李佑哲中央音乐学院
  • 王振清华大学
  • 伍厚至清华大学